主講老師: | 周士量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IE(工業工程)是一門致力于提升企業效率的學科。 通過對人員、物料、設備、能源和信息等要素進行系統規劃與設計。在生產流程方面,它運用方法研究和作業測定等技術,消除浪費、優化工序。例如,通過動作分析精簡不必要的操作動作。在設施布局上,合理規劃空間,減少物料搬運距離。同時,IE注重人機工程學,提升員工舒適度與工作效率。這門學科為企業提供了全面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的有效方法和理念。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10-17 10:32 |
IE-工業工程與效率全面提升
主講導師:周士量 著名生產管理專家
一、課程背景:
精益生產是當前制造業公認為最佳的一種生產管理體系和方式;而工業工程則是完成精益生產方式的工程基礎。對于制造性企業而言,生產力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競爭實力。誰能夠有效的挖掘生產過程中的潛力,提高生產效率,縮短生產周期,誰將就在未來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
IE(Industrial Engineering)工業工程技術,系統調查所有影響生產效率的因素,尋求最佳的工作方法與工作時間,使產品、物料、機器、人均能有效運做,達到提高生產效率,縮短交期,降低成本的要求。著名的豐田管理稱其為“賺錢的IE”。
而在實際工作中IE技術的運用卻常常被忽略,一方面,生產工藝人員和管理人員為如何提高生產力而煞費苦心,而另一方面,卻常常因“經驗”對生產過程中的影響生產效率的各種不合理狀況忽視:生產過程是否是最理想的、運用的工作方法是否是最好?機器和工具使用是否是最恰當的?如何科學的衡量生產效率?如何有效縮短換模時間?如何使生產線進行合理的布置……
工業工程就是讓我們告訴如何做正確事、如何正確地做事!
工業工程是精益生產的基礎,有IE技術再結合JIE才能確保企業生產周期減少60-90%,在制品減少50-80%,生產效率提高10-100%,不合格率降低30%,與工作有關的傷害減少50%。
二、課程目標:
l 通過對工業工程工具的解析和案例研討,期望學員了解和掌握
l 工業工程在生產現場改善中的作用
l 科學合理的改善步驟
l 工業工程改善手法的運用,包括流程分析、動作分析、時間研究和生產線平衡、布局改善以及搬運分析等
l 改善措施中的人際關系處理和資源協調
l 消除浪費,管理價值流過程,包括快速響應、均衡化、同步化、追求零庫存與柔性生產;推行全生產過程的質量保證體系,實現零缺陷。
三、課程大綱:
第一講 現場管理人員必備的意識
1、21世紀生產制造追求的目標
2、現代生產管理深化與發展趨勢
3、中國制造業核心競爭力
4、新生產管理理念與構筑“鏈動機制”
5、消除工作恐懼,提倡“以技術為榮”
第二講 工廠內的七大浪費
七大浪費
第三講 何謂IE
1、何謂IE
2、IE工業工程人物
3、IE學科的范疇及應用范圍
4、IE在制造業的應用范圍
5、IE活動的效果
6、IE與5S、TPM、QCC的關系與比較
第四講 程序與流程分析
1、程序分析的概述
2、產品工藝分析
3、作業流程分析
4、聯合作業分析
5、管理程序分析
第五講 動作分析
1、動作分析的概述
2、動素分析(十八種動素)
3、影像動作分析
第六講 時間分析與生產線的平衡
1、時間分析的概述
2、時間分析方法
3、標準時間的構成與設定
4、PTS(預置時間標準法)
5、生產線平衡
第七講 布局改善與搬運
1、何謂布局改善
2、布局改善的基本原則
3、布局改善的目的
4、設備優化
5、布局改善與看板相結合
第八講 IE計劃與運作流程
1、、推進式控制系統
2、拉動式控制系統
第九講 IE與準時制采購
1、供應商臨界管理法(VMI)
2、聯合庫存管理的供應鏈
3、集中大倉庫(倉庫超市)
第十講 均衡生產與單元式生產
1、 現代企業面臨的困惑
2、 單元制生產方式(U型工裝)
3、 生產線平衡法
4、 人與機工作的分離
5、 日生產(標準工時)
6、 設備優化
7、 全面生產保全(TPM)
8、 快速換模
9、 少人化與省人化
第十一講 流程化生產
1、 尋找生產線上的瓶頸
2、 清閑的員工不是“錯”
3、 正常瓶頸與非正常瓶頸波段的差異計算
4、 推進式與拉動式應用
5、 要多少生產多少的原則
6、 緩沖庫存與安全庫存
7、 不緊張的倉管員
8、 一個流生產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