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金迎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如果是工作方面的技能提升就是你在操作,執行或處理某件儀器或事件的能力和效果有所提升,比較能夠不在別人的引導或協助就能把事情做好。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3-11-28 14:20 |
【課程背景】
企業的穩定發展需要一個有效的組織體系支持,而培訓在促進、培養和維護組織文化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一個高效的組織體系需要形成一支強大的內部培訓師專業團隊,助力于組織體系的建設,挖掘企業內部的隱性知識,為提高組織實力服務。可見培訓師的專業能力非常重要,即要培養新人、傳遞企業文化,又要建立組織內部的知識管理體系,為企業的人才培養與發展發揮持續作用。
本課程,針對培訓師的專業技能打造:從培訓師對培訓的認知到到專業化表達及講臺呈現技巧、從課程設計的基本邏輯到成果導向的內容組織、從培訓內容的來源到知識萃取的結構化應用,從課堂管理到課程評估,從PPT的制作到課程包括的打造,從課題到課程集系統化、實用性為一體,并以學習者技能訓練、研討展示及工具方法的使用為主要教學手段的綜合技能提升課程,也是是企業目前所需的最實用的培訓之一。
【課程目標】
1、了解成人學習的特點,學習培訓師職業素養及定位。
2、運用培訓師專業表達及講臺呈現技能。
3、運用課程設計的基本原理來設計開發課程,構建有邏輯層次的課程框架。
4、了解課程內容的來源渠道,并學會結構化萃取知識的方法。
5、區別不同的知識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6、記住和運用課堂管理技能,進行控場。
【課程時間】 2天(12課時)
【教學形式】 訓練、演練、研討、展示、點評、講授
【授課風格】
1、課堂感染力較強,善于與學員互動,調動學員學習興趣。
2、善于引者學員思考,洞察學員學習狀態,靈活調整授課方法。
3、風格幽默、邏輯性較強,善于讓學員邊學習邊行動。
4、學習內容與學習者工作實際相結合,注意可實操性、可復制性,并善于在課程中提供工具,不僅讓學習者應知、應會,更要應用。
【課程內容】
第一部分:培訓認知與專業的講臺風格
一、培訓的認知
1. 培訓的定義 2. 培訓與學校教育的差異
3. 成人學習的特點 4. 影響學習的因素
5. 培訓師的自我定位 6. 優秀培訓師的八個特性
二、專業的講臺風格
1. 講臺形象塑造 2. 職業裝容
3. 肢體語言 4. 面部表情
5. 課堂禁忌 6. 聲音塑造
7. 緊張情緒 8. 兩分種演講訓練
第二部分:課程設計與內容開發
一、好的課程是怎么樣的
二、內容的開發與構建
1、聚焦問題 分析課題
1) 從“從課題”到課程的困擾 2) 圍繞課題展開的五問題
3) 課題分析法鏈接課程設計 4) 課題分析練習
2、梳理差距 鎖定目標
1) 培訓目標的作用 2) 目標書寫的四個階段
3) 課程目標撰寫研討、展示練習 4) 目標撰寫練習
3、厘清邏輯 搭建框架
1) 糟糕課程設計常見的四類問題 2) 課程結構塔建應遵守的原則
3) 建立課程的層次和邏輯 4) 案例解析
三、“核心主體”內容組織
1. 課程內容整合的誤區
2. 課程內容的來源(素材收集)
3. 課程內容的組織(結構化萃取)
4. 案例解析
第三部分 教學流程及評估
一、匹配教學方法
1. 教學方法你選對了嗎 2. 基礎原則:匹配教學內容
3. 最佳判斷:以培訓目標為依據 4. 案例解析
二、核心教學方法
1. 五星教學法(PADAI) 2. 講授法——從單向講解到雙向互動
3. 演示教學法——讓技能更直觀 4. 角色扮演法——讓學習者貼近真實工作場景
5. 游戲教學法——寓教于樂的學習過程 6. 案例教學法——最好的學習應用
7. 案例研討演練
三、“掌控局面”課堂管理
1. 課堂中的挑戰 2. 重開場:從一開始就懂得管理學習者
3. 控過程:互動中的學習者引導 4. 保結果:用教學測評檢驗成果
5. 開場結尾展示演練
四、“目標導向”課程評估
1. 知識型內容評估 2. 技能型內容評估 3. 態度型內容評估
第四部分 PPT制作與課程包打造
(一)PPT制作
1. PPT展示邏輯 2. PPT版面布局
(二)課程包打造
1. 講師教案(講義) 2. 學員手冊 3. 授課素才
4. 教學設備 5. 課堂物料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